熱銷建案

CASE

關於京河

ABOUT

最新消息

NEWS

聯絡京河

CONTACT

30

April

2025

台中的綠脈新生:潭子綠空廊道 建築美學

圖片來源:Mecanoo

 

從鐵道到綠道,台中市的城市紋理正悄悄轉變。隨著2025年潭子區「台74線橋下自行車跨橋」的正式啟用,象徵綠空廊道的最後一哩路終於接軌,全長21.7公里的綠色脊梁,自豐原站一路蜿蜒南行至大慶站,穿越六大行政區、十個重要車站,不僅貫通了城市的空間,也串起歷史、人文與自然的記憶。

 

鐵道轉生的城市願景

 

綠空廊道的誕生,源於109年台中鐵路高架化後留下的珍貴軌道空間。面對原鐵道帶來的區隔效應與都市斷裂,台中市政府啟動「綠空廊道計畫」,將過去的城市屏障,轉化為一條迎風而行的綠色走廊。這不只是交通建設,更是一場都市復興運動,以可持續的思維回應城市的未來。

沿著舊有軌道設計的綠空廊道,不僅提供自行車與行人的雙向通行空間,更透過生態工法與環境保育的理念,形塑一條支持生物多樣性、結合人文景觀與休憩功能的綠色通道。從豐原的樸實街景、潭子的水岸風光,到中區的歷史痕跡與南區的活力節奏,這條走廊既是通勤路線,更是探索城市風貌的旅程。

 

從工程到生活的轉譯

 

這項斥資12億5千萬元、歷經11個標案分段建設的計畫,不只是公共工程的實踐,更是市民日常生活品質的提昇。市府在工程中落實「五心級工程」理念:專心、用心、安心、放心與良心,不僅榮獲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「金質獎」肯定,更以貼近生活的尺度與美感,打造出宜人、舒適、無縫銜接的公共空間。

潭子區的「環中東路自行車跨橋」正是這條廊道的關鍵節點,橋樑設計順利克服過去高架鐵路帶來的區隔問題,成功連結南北兩端的騎行路線,讓市民與遊客不再被地形割裂,可以無礙穿梭於城區與郊野之間。

 

圖片來源:Mecanoo

 

城市的綠色敘事

 

今日的綠空廊道,不只是城市基礎建設的成果,更是一段屬於台中的綠色敘事。一如設計團隊Mecanoo所構思,它不僅回應城市對休閒、交通、生態與文化的複合需求,也透過鐵道的歷史軌跡賦予空間新的詮釋。

設計中以舊鐵道的視覺語言為基礎,規劃出宛如城市年輪的線性公園系統。路線分支整合現有與未來的功能節點,並將歷史紋理與現代設施融合共構,形成一條可被認識、可被漫遊的城市綠帶,連接的不只是地理上的距離,更是人與城市、過去與未來之間的對話。

 

打造可騎可走、可賞可玩的城市綠帶

 

如今,綠空廊道已超越東豐與后豐知名綠廊,成為全台中最長的自行車道。對市民而言,這是一條騎乘通勤的安全路徑;對遊客而言,這是一條探索台中多樣風貌的旅遊路線。從豐原廟埕到大慶生活圈,沿途皆可見藝文地景、生態植栽與城市故事在空間中自然流動。不論是晨間騎行、黃昏散步、親子共遊,或是一場深度的城市導覽,潭子綠空廊道都將成為台中最具溫度的公共場域,一條真正屬於市民的「綠色主幹道」。